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资讯 >>建筑“诺”奖获得者的背后
建筑“诺”奖获得者的背后
http://xf.rc1001.com     时间:2012/3/18 9:02:47 来源:

——建筑学博士生导师卢济威教授冷静评价其弟子王澍

◆本报通讯员 姜锡祥 摄程 国政 文

■利用废弃的旧石料、老砖瓦砌筑的“瓦爿墙”,是博物馆建筑特色之一,远看就像一幅画

■放大王澍设计并采用的建筑材料,你仔细阅读之后,会悟出什么样的道理?

■由砖瓦砌成的高大墙面的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村案例馆

■宁波博物馆,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感,建筑外形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

■让人停下脚步却又颇费思量的装置,也是老东西

■博物馆参观大厅高大的三层空间

■以龙为图案的馆内墙面装饰

■宁波鄞州公园五散房之一的画廊,屋顶一波三折,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

■由客运大楼连同码头、广场改建的宁波美术馆,在广场上保留着码头的感觉

■美术馆沿江建筑基座上,嵌有洞窟内置雕塑,为美术馆营造一种氛围

◆本报通讯员 姜锡祥 摄程 国政 文

因为宁波博物馆的设计而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——这个世界建筑界的“诺贝尔奖”,王澍最近已经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对象,关于他的作品、他的教师生涯、他的设计风格……他的一切都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。

最近,我们找到了王澍的博士生导师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著名城市设计专家卢济威教授,谈起与自己朝夕相处达五年之久的弟子王澍。

热的冷的自己的

今年的普立兹克建筑奖选择了中国的王澍后,国内媒体一片欢呼,戴高帽者众,称他为建筑师、建筑家、建筑导演,甚至建筑“怪才”都不乏其人;对其作品贴标签者亦众,当然是赞赏有加,新江南、新乡土主义、复古主义……这都是热的情:仿佛王澍一夜之间,如超人般伟岸在我们眼前。

其实王澍今天的辉煌是寂寞20余年“酿”出来的,板凳坐得廿年冷,才有今天的“女儿红”(浙江等地的一种黄酒,女儿出生时始酿,十八年后女儿出嫁时喝,味道香浓馥郁);坐冷板凳的同时,还要耐得住寂寞,禁得住诱惑,扛得稳理想,在这个功利多多、诱惑多多的时代,理想一旦“摇晃”,“武功”顷刻尽废。

王澍心心念念的是想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、设计出宜人居住的房子,且房子要与环境协调,要可持续,甚至幻想着人能在其中“游戏”,于是他在“点子盛行”的时代静静地读了五年、思考了五年,挂笔“散漫”了好些年,他不想随波逐流,他想找到“自己的”。

“美国人也不想你学他。”其师卢济威说,“王澍的执著是有价值的。一位好的建筑设计师必须厚根底、远眼光,才能找到‘自己的’世界。”

哪里拆房子他都会闻风前往由此建立了自己的施工队

“王澍的作品,我看过宁波美术馆。”卢济威介绍,青砖平台、地面,那些砖散发出本土的气息,墙面打破常规,运用橙黄橙黄的原木片;当然也表现出现代的氛围,“当青灰和橙黄结合的时候,我的心里非常愉悦。”

王澍喜欢用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,哪里拆房子,他都会闻风前往,老砖老瓦、门当蹲兽,甚至老梁旧柱都拉回来;他还有自己的施工队,“因为他的房子普通施工队做不了,这些宁波周边捡回来的砖瓦其实是把宁波的历史砌进了建筑体内。”卢济威娓娓道来。

王澍近年来还相继设计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、宁波博物馆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,卢济威说,“王澍设计的作品,体量都不很大,都喜欢用中国传统的营造材料,比如砖、瓦、木头,‘慢、精致、小’是其设计的基本特点。”顿了顿,卢济威说,“他试图走一条地方特色与现代功能结合的设计道路,纵观他近年的设计实践,我感觉是在寻找一条中国式的建筑设计道路。现在看来,他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。”

博士论文:城市应该像一个游戏它永远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

虚构城市,就是用一种结构性的语言去谈论城市语言本身,甚至越过语言,回到实物,就是对以往那种不思考的城市设计的不思考。”这是王澍《虚构城市》序言中的话。论文究竟说的什么?“很想出点思想”,卢济威为我们解密,王澍想把自己学建筑以来的所有思考都沉淀在这篇博士论文中,他想批评城市,批评城市的规划和设计,所以他对心中理想(名之曰“虚构”)城市的潜在规律进行阐发。

众所周知,当代城市是伴随着功能分区的实践而展开的,而这种展开又按照汽车为本规划设计并迅速膨胀,大马路、大广场、大而高的建筑都是以汽车的速度和身处车中人的视界为本的。

“王澍的想法与我心中的城市理想其实是一致的,即现代城市应以人为出发点和基本维度。人的行走是慢的、看到的建筑是小的、精致的。喜欢迷宫样的城市和游戏般的生活。”

卢济威解释弟子的博士论文说,论文最基本的思想是“城市是为人服务的”,理想的城市以人的需要为中心;再者就是“城市应是规模适度的”。他在《虚构城市》提出“城市其实是个矛盾的集合体,功能要交互,城市规划要适度模糊,城市应该像一个迷宫,像一个游戏。”

不跟也不听市场风声认定了目标就一直走

和那时很多研究生不一样,卢教授沉浸在回忆中,“他除了跟着我做了几个小项目,基本是每天都在安静地读书。博士5年,他读了很多书,文学、哲学、艺术、建筑、规划……无书不读。”

爱读书的王澍“个性强烈”,卢教授描述,对城市问题,尤其是对当代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批评颇多,其中就包括现代城市的功能分区理论,他从不随波逐流;再者,这个学生很执著,认定了目标就一直走,不跟市场的风声,“整天躲在西南楼的小房间里读书、思考。”

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规范知识

他把第一堂课搬到了草地上
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考入同济大学念博士的王澍,当时已经三十出头。

按照要求,博士生得有教学实践环节,并计入学业考核。王澍上课第一天就把课堂搬到了草地上,“学生们就很兴奋。我没仔细数,只模糊感觉坐在草上跟我聊天的学生比我实际带的要多。”王澍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,且不断有学生加入;上课以讨论问题为主,问题也是五花八门:如果把一排里弄合并成一户,这住宅就同时拥有若干完全相同的正门。如果把这作为不许更改的条件,从此开始猜测,这住宅内部的生活方式将会如何?另一学生兴趣在九宫格,就把格子做房间,格线放宽做走道。王澍问他,九宫格本质上是均质的,房间和走廊的划分法依据在哪?

王澍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体会出发,而不是从已经习惯的规范知识出发去对建筑中的根本问题重新思考,对已经过分熟悉而成自然的东西重新思考。

结果是,按照“九宫格是均质的”造出来的房间、走廊大小一样,客厅和厨房厕所大小一样,楼梯也占了一间房,叫楼梯间,卧室搬进了走廊,客厅变成了一张桌子,卢教授说:“我觉得这房子还是设计得不错的,有新意。只是基地若是放在水中就更好,在水中就不必去分方向,四面都是水景。”(设计英才网提供)

来源:http://jzsj.rc1001.com  (建筑设计人才网

分享到: 更多

招消防专业人才 上消防人才网
版权所有: 消防人才网 copyright@2003-2017 http://xf.rc100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粤ICP备11096293号-1 消防人才网 消防英才网 消防招聘网